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一个欧洲科研团队日前发表论文说,地球这样的岩质行星可能只需要几百万年就能形成,而不是原先认为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年。
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开展的这项研究还发现,类地行星的形成机制决定了它们富含水,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其形成过程的“副产物”。这意味着在太阳系外找到宜居行星的可能性增加了,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《自然》杂志上。
据这项新研究介绍,行星是从幼年恒星周围的气体尘埃盘中诞生的,尘埃微粒在引力作用下积聚成越来越大的固体团块,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像吸尘器一样把周边物质都吸附进来,这样只需几百万年的时间就能形成地球般大的岩质行星。此前很多学者认为,地球可能花了1亿年才完成这个过程,而且水分主要来自含水彗星的撞击,属于偶发事件,类地行星不一定都有水。
研究人员综合多项陨石研究的数据,根据硅元素各种同位素的比例推演地球、火星和灶神星等岩质天体的“家谱”,发现在太阳系诞生后,火星和原初地球只需约300万年的时间就能凝结成形。此外,尘埃微粒中含有大量水冰,行星在吸附的过程中会吸收这些水,这表示太阳系外岩质行星富含水的现象应该很常见。
标签: